2022年我区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,坚持向改革要动力、要财力、要效力,进一步迭代提升管理机制体系,着力强化绩效管理结果运用,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,持续推进构建以绩效为核心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。

一、2022年工作总结

(一)持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

一是加快数字化改革新应用。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数字化改革应用。在预算一体化管理系统中全面上线预算绩效管理模块,首次实现绩效目标管理、绩效监控线上全覆盖。对预算执行进度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“双监控”,启用绩效监控“红黄蓝”灯预警功能,对亮灯项目督促纠偏整改。二是打造分级分类管理新层次。统筹推进政策和项目绩效管理与街道、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衔接,进一步提高绩效管理效率。A类政策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,编制存续期内和分年度两套绩效目标,根据政策执行期限分别开展到期评价和期中评价,B类项目实施跨年度绩效评价,C类项目根据过紧日子、数字化改革、政府购买服务等不同重点进行抽评分析。三是构建联动协同新格局。创新建立财审联动机制,结合审计工作计划,共商互补制定年度绩效管理计划,既减少重复、连续、高频检查,缓解部门压力,也针对性弥补审计覆盖空缺,提高监督效率。同时实现共享互用管理成果,形成双向发力的良性循环。进一步优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绩效评价机制,覆盖全部民生领域政策项目评价。

(二)迭代提升预算绩效改革体系

一是深化街道和部门整体绩效管理改革。制定部门整体绩效管理七大分类,扩大部门整体绩效评价试点,实现部门整体分类评价全覆盖。持续推行采购人整体绩效评价,相关经验举措入选省财政厅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典型做法。根据街道履职重点调整修订街道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,街道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获《中国财经报》报道。二是优化重大政策项目绩效评价。聚焦亚运攻坚、共富示范、“两个天堂”建设等主题主线,选取A类和B类共10项重大政策和重点项目实施财政重点绩效评价。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工作流程,明确指标讨论会、现场调研会、期中报告会、报告讨论会、意见反馈会等进度安排,把牢评价质量关。三是探索拓展绩效评价范围。首次组织对年度新增专项债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和财政重点评价,重点考察专项债券收支、项目进度、运营成本、综合效益等情况。将重大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纳入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,开展期中绩效评价。

(三)着力推动绩效管理结果运用

一是发现问题有整改。建立问题整改销号机制,组织对2021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发现的56个问题的整改反馈情况进行复核,组织有关部门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逐个明确整改完善目标、措施、时限和责任人,已全部完成整改。推动优化调整政策3项,取消政策1项,完善管理机制7项。二是预算安排有挂钩。充分运用绩效目标审核、绩效监控、绩效评价等结果,加快推动预算绩效一体化。对年中绩效监控存在绩效目标完成较差、预算执行进度落后的项目,在调整当年预算的基础上,压减下一年度预算在50%以上。在2022年财政重点绩效评价、绩效自评或抽评中,评价等级为“中”和“差”的项目原则上在2023年预算中不再安排,共取消项目7个。强化事前绩效联审,同步审核预算与绩效目标,重点考察项目的必要性、经济性、可行性及资金与绩效目标的匹配度,如信息化项目由数改专班牵头组织专家评审,审减资金1854.82万元,审减率达33.1%。三是部门考核有抓手。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各项工作情况进行年度考核打分,考核结果纳入区综合考评,对未按要求落实的予以“负面清单”扣分,促进部门绩效意识进一步提升。

二、下年工作思路谋划

(一)构建智慧绩效平台

实现绩效自评管理线上全覆盖,拓展绩效重点评价、部门整体绩效管理等模块功能。按照“整体智治、协同高效”要求,综合集成现有财政信息系统中各类绩效信息,进一步打通包括预算项目库、预算编制、指标管理、预算执行等财政管理系统链条,融入预算一体化系统畅通绩效闭环管理。

(二)重塑绩效管理体系

进一步落实重大政策事前论证评估机制,主动参与重大政策和项目的谋划,积极从“被动买单”到“主动服务”转变。改变对区内单个政策项目进行评价的常规模式,着力破解绩效评价局限于一区、一单位、一项目的痛点,探索与兄弟城区联动开展同项或同类政策绩效评价,积极向上争取省市区系统联动政策评价,实现政策成本和执行效果横向、纵向的对比分析。对已纳入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财政政策,扩大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试点。

(三)完善闭环管理机制

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,落实问题整改销号,推进绩效抽评、绩效监控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。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,按“共性财政管理+个性履职效能”建设完成七大分类的部门整体绩效指标体系,推进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扩面提质。